慧攬行業資訊
為您提供專業參考
河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:大腸桿菌與桿狀病毒-昆蟲細胞表達的豬圓環病毒2d亞型(PCV2d)衣殼蛋白的免疫效果比較(摘錄)+ 查看更多
河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:大腸桿菌與桿狀病毒-昆蟲細胞表達的豬圓環病毒2d亞型(PCV2d)衣殼蛋白的免疫效果比較(摘錄)
+ 查看更多
豬圓環病毒2型(PCV2)是全球養豬業面臨的重要病原體,它引起免疫抑制并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。PCV2不僅直接導致豬只生長遲緩和死亡率增加,還常常因為感染豬只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繼發感染,增加了藥物成本和間接經濟損失。盡管已有基于PCV2不同基因型的疫苗被廣泛用于PCV2疾病的預防和控制,但隨著更具毒性的PCV2d亞型的出現和流行,如何開發出更具成本效益和免疫效果的疫苗,成為了當前研究的重點問題。
2024年03月18日,河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宋勤葉教授團隊在Vaccine上發表題為“Comparison of immune effects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d (PCV2d) capsid protein expressed by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ulovirus-insect cells”的最新研究論文, 本研究旨在比較大腸桿菌和桿狀病毒-昆蟲細胞表達系統產生的PCV2d衣殼蛋白(Cap蛋白)的免疫效果,以期為降低疫苗生產成本和保證疫苗質量提供科學依據。

課題組成功克隆了PCV2d的cap基因到pET-28a(+)質粒中,并在大腸桿菌BL21(DE3)中表達了Cap蛋白,以下稱為E. coli-Cap組;構建的表達質粒pFastBac HTB-Cap在Sf9細胞中成功表達了Cap蛋白,并通過SDS-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確認,以下稱為Bac-Cap組。
特異性抗體
通過ELISA檢測了小鼠血清中的PCV2特異性抗體。免疫后的E. coli-Cap組和Bac-Cap組小鼠在第二次免疫后14天抗體轉陽,并隨著增強免疫逐漸增加。第三次免疫后21天,兩免疫組的特異性抗體水平達到1:104,免疫后和攻毒后抗體水平沒有顯著差異,見圖1。

血清中抗PCV2中和活性
使用基于ELISA的中和試驗檢測血清的抗PCV2中和活性。第三次免疫后21天,E. coli-Cap組和Bac-Cap組小鼠的血清能夠抑制PCV2在PK-15細胞中的增殖,其中Bac-Cap組在1:64的血清稀釋度下病毒抑制率達到20.2%,而E. coli-Cap組沒有抑制作用,表明Sf9細胞表達的Bac-Cap蛋白能夠刺激更高水平的抗PCV2中和抗體,見圖2。

血清中IFN-γ和IL-10的濃度
通過ELISA在第三次免疫后21天和PCV2感染后14天測量了血清中IFN-γ和IL-10的濃度。與感染對照組或空白對照組相比,E. coli-Cap組和Bac-Cap組的IL-10水平在免疫后顯著下降。感染后,兩組的IFN-γ水平均顯著增加,而IL-10水平在Bac-Cap組中顯著降低,見圖3。

免疫小鼠的顯微鏡病變
在PCV2感染后14天,通過免疫組化染色檢測了小鼠不同組織的病變(見圖4)和病毒抗原(見圖5)。感染對照組小鼠的脾臟、肺、腎臟和肝臟中觀察到大量PCV2抗原陽性細胞,而E. coli-Cap或Bac-Cap蛋白免疫的小鼠中這些組織中的陽性細胞數量極少。Bac-Cap組的抗原陽性細胞計數低于E. coli-Cap組,特別是在肺和脾臟中顯著減少(見圖6)。



本研究比較了大腸桿菌和桿狀病毒-昆蟲細胞(Bac-Sf9)表達系統產生的PCV2d型Cap蛋白的免疫效果。研究發現,兩種系統表達的Cap蛋白都能夠自組裝成病毒樣顆粒(VLPs),并且都能夠誘導小鼠產生特異性的IgG抗體反應,兩組特異性抗體沒有顯著差異。然而,由Bac-Sf9細胞表達的Cap蛋白(Bac-Cap)所誘導的中和抗體水平高于大腸桿菌表達的Cap蛋白(E. coli-Cap),這表明Bac-Cap具有更強的免疫原性。
在PCV2d病毒攻毒后,與E. coli-Cap免疫的小鼠相比,Bac-Cap免疫的小鼠體內IL-10水平顯著降低,這表明Bac-Cap免疫能夠更有效地抑制IL-10的分泌,減輕了炎癥反應,從而可能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。此外,Bac-Cap免疫組小鼠的組織病理損傷和PCV2抗原陽性細胞數量均顯著減少,這進一步證實了Bac-Cap在誘導保護性免疫方面的優勢。
研究表明,在桿狀病毒/昆蟲細胞中表達的Cap蛋白形成的VLPs大小更均勻,形狀更規則,免疫原性更強,能誘導更強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,從而提供更持久的保護,誘導的免疫保護效率比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Cap蛋白更高。
綜上:在免疫效果上,桿狀病毒-昆蟲細胞表達系統較大腸桿菌表達系統所表達的Cap蛋白能夠誘導更為有效的免疫保護。
源論文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vaccine.2024.03.048
注:譯文轉自獸醫研圈公眾號,文章作者九九。
發布日期:2025-05-16 11:04
分享到:
閱讀更多文章

